转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6日讯(记者李冬阳)2019年1月4日,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办,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研究中心、五方圣贤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承办的“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研究中心网络监测干预评估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办。与会专家围绕学生体质发展、体态健康问题、体能干预手段等议题,同时就开展《全国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网络监测标准化与干预》监测站、点建设工作广泛研讨,从而进一步制定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网络监测标准化手段并制定不良干预方法,为改善与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水平开拓新的解决方案与思路。
与会人士合影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甄志平演讲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甄志平围绕“青少年体质监测的发展趋势”做了主题演讲。甄志平简单讲解了“体质的构成因素”、“体适能”等专业知识,列举了某大学高知人群慢性病前十种,其中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高血压人数特别多。甄志平指出,不健康饮食、不锻炼身体、使用烟草、环境污染是影响体质水平的因素;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肺活量水平呈现下降趋势、部分身体素质不同幅度下降、学生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甄志平展示了2017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的数据,数据显示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全国这几个学段的数据中,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最高,为26.1%。甄志平表示“当前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研究,问题有:哪些指标存在差距?哪些地区存在差距?哪些民族存在差距?哪些年龄段、在什么时间差距加大?什么原因造成城乡、地区、民族、年龄段差距?学生体质数据与国家社会、经济、教育、环境、卫生等大数据的关系?甄志平还简单的讲解了“运动促进少儿生长的脑结构变化及脑发育的机制研究”、“运动促进发育的靶向方法”、“运动对全生命周期人群体质提升的量效关系与机制”、“大数据与体质评估标准”等研究课题。
胡水清演讲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高级实验师胡水清围绕“3-6岁幼儿运动动作发展评测的研究”做了主题演讲。胡水清展示的数据对比了2000年和2014年3-6岁幼儿的几项数据,数据显示2014年3-6岁幼儿身高、体重增长,10米折返跑用时平均值缩短,立定跳远距离平均值增长,网球掷远距离平均值下降,走平衡木用时平均值增加。胡水清表示,从数据可以看出3-6岁幼儿体格快速发育的同时,体质水平提高并不明显,上肢力量、平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下降。胡水清认为,单一的体质监测指标不能完全评估儿童运动能力、更不能满足儿童运动能力促进的需求。胡水清展示了动作发展阶段模型,描绘了不同年龄段运动的特征,在3-6岁幼儿阶段,动作模式发展是其运动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展示了国际常用的TGMD-3粗大动作发展评分表,并介绍了该方法的一些动作特征的细节。胡水清指出,在3-6岁幼儿阶段,关注儿童体质应重视幼儿的动作发展,对于动作发展滞后的儿童,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正确的指导、反复的练习、形成多样化的运动形式等促进其动作模式的发展。最后,作为一个体育科技工作者,胡水清指出,体质测评、动作发展评估等测试评估手段是体育教育质量和国民体质的一种检验和监测手段,而不是体育教育的目标,体育教育应该让孩子们从运动中获得乐趣和自信、培养出良好身体素质和一定的运动技能、懂得运动相关知识、主动形成规律运动的生活方式”。
李立演讲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河北省石家庄学院人体健康促进与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李立围绕“青少年体态不良的干预手段研究”做了主题演讲。李立首先讲解了头部前倾、高低肩、脊柱侧弯、圆肩驼背、骨盆侧倾、骨盆前倾、O型腿、膝关节超伸、足外翻这9种常见的不良体态的特征和危害。李立在讲解高低肩体态形成的原因时提到,孩子年龄小、身高低的时候,父母习惯性的常拉着孩子一侧手走路,孩子单臂长时间受力,处于左右肩膀受力不平衡的姿态,长此以往,容易形成高低肩的体态。李立还讲了一个案例,一个孩子的父母给孩子报了乒乓球班,孩子年龄小、身高低,乒乓球台用的是成年人的,孩子要够着球,只能单侧倾斜用力,练习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形成了高低肩、脊柱侧弯体态。李立还提到,O型腿的成因中,与孩子幼儿时使用学步车高度相关;膝关节超伸的成因中,有一种是在舞蹈班练习过度压腿时产生的;足外翻的成因中,与当前路面过于平整、孩子过早的穿鞋,不利于足弓形成有关。李立提到了一个数据,婴幼儿爬行时间应当超过500小时,这对婴幼儿成长中感觉统合系统的发展,脊柱的发育有诸多益处。不良的体态如何矫正、什么时候矫正呢?李立表示,不良体态的产生是由于“肌肉力量功能性失衡”——即“原动肌、拮抗肌失衡”,造成骨架正确位置的改变。通过功能性力量练习使“肌肉力学平衡”,就能达到很好的不良体态矫正效果,5至12岁是不良体态矫正的最佳时期。李立还介绍了一些常见不良体态运动矫正的方法。
师玉涛演讲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研究中心科研处主任师玉涛围绕“青少年体质体态测评新方法的研究”做了主题演讲。
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研究中心网络监测干预评估研讨会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教育文化工作部部长吴劲松,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郑智深,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赵焕彬教授,石家庄学案院长王进远教授,河北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书记于锐敏教授等人分别发表讲话。
相关资料:
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研究中心是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倡议发起,致力于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7部门联合印发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提出的加强对青少年肥胖、近视、脊柱侧弯、骨质健康和心理认知等重要问题的研究,针对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使用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数据采集对儿童青少年的体态健康状况、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能素质进行评估,得出综合结论,并提出早期预警、早期干预的论证,从而更好的为青少年服务。
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研究中心的首要任务是推广“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评测系统”,为3-13岁儿童青少年提供身体姿态、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的标准化检测与评估。在共青团中央影视网络中心的支持下,首先在建立河北体质体态检测网络体系。检测仪器包括:人体形态测评系统、少儿人体成分测评仪、骨密度检测仪以及动作模式评测板和体能评测卡等。在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的领导下,利用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检测评估系统APP,免费检测评估、提供检测报告方式,在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广泛参与和支持下,建立“全国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数据库”,同时找出体态问题干预方法,并研究实践各年龄段科学运动提高体质的方法和建议。开展全国的公益宣传活动,引起全社会的共鸣,通过线上的推广线下的服务,实现连续跟踪,持续指导,从而建立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运动习惯,为改善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水平开拓新的解决方案与思路。